竹蓀介紹
竹蓀為真菌植物門真菌長裙竹蓀和短裙竹蓀去掉頭部的子實體,是世界著名的食用菌。竹蓀又稱“真菌之花”、“植物雞”等,名列“四珍”(竹蓀、猴頭、香菇、銀耳)之首。竹蓀以其身形俊美動人而聞名,其鮮品形態猶如一個穿紗裙的姑娘,堪稱“雪裙仙子”。它具有延長湯羹等食品存放時間、保持菜肴鮮味不腐不餿的奇特功能,一向被帝王列為御膳,現在則是國宴中不可缺少的一味山珍。
竹蓀基部菌索與竹鞭和枯死竹根相連,長裙竹蓀多產于高溫高濕地區,而同屬的短裙竹蓀則多長在溫濕環境。擔孢子萌發形成菌絲,通過菌絲分解腐竹類的有機物質取得營養,進入生殖生長階段,菌絲體形成無數菌索,在其前端膨大發育成紐結狀原基,在適宜條件下,經過一個多月生長,原基形成菌蕾,狀如雞蛋。當菌蕾頂端凸起如桃形時,多在晴天的早晨由凸起部分開裂,先露出菌蓋,菌柄相繼延伸,到中午柄長到一定高度時停止伸長,菌裙漸漸由蓋內向下展開,空氣相對濕度為95%時,菌裙生長正常,溫度偏低和濕度過小時不能正常展裙。下午4~5時菌蓋上擔孢子成熟并開始自溶,滴向地面,同時整個子實體萎縮倒下。
竹蓀的營養價值
竹蓀的營養價值高,據測定值含粗蛋白約20% 、粗脂肪約26% 、碳水化合物約38.1% ,還含有多種氨基酸,特別是谷氨酸的含量很豐富,高達約1.76%左右。
竹蓀的食用禁忌
1.竹蓀性涼,脾胃虛寒者、腹瀉者不宜多吃。
2.在眾多的竹蓀品種中,有一種黃裙竹蓀,也叫雜色蓀,菌裙的顏色為橘黃色或檸檬黃色,這種黃裙竹蓀有毒,不可食用。
竹蓀的搭配宜忌
竹蓀的選購
選購時應盡量挑形狀完整,菌裙擺較長且均勻、色澤金黃的品種。 太白的竹蓀一般是加工過的,不是天然色澤。
竹蓀的存儲
真空是最好的保存方式,如果是散裝的建議太陽曬干后再保存 。
竹蓀的烹飪小技巧
竹蓀宜用淡鹽水泡發,并剪去菌蓋頭以去怪味。
上一篇:竹蓀的認識與選購
下一篇:沒有了